logo
客服资讯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今日话题:人工智能

在最近主题为“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企业创新”的复旦管理前沿论坛上,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胥正川做了主题分享,对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
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为三类:计算智能,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;人工智能技术,如语音识别、人脸识别;人工智能商业利用,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、无人驾驶等。总体上来看,数据、算法、算力,这三点决定了人工智能发展

与美国相比,中国在数据上比美国强;算法上,不比美国差;但在算力上,则弱于美国。算力指的是芯片能力究竟有多厉害。以前说中国“缺芯少屏”,今天“屏”的问题,我们基本解决了,但“芯”的问题仍然没解决,是比较糟糕的事情。下面的基础支撑、上面的核心技术,最后都要用在应用场景上。在应用这个领域里,中国是跑得飞快的,但在基础方面,科技技术方面我们仍然落后于美国人。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根据我们前面对人工智能的理解,根据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判断,我们对国家提出几个建议,中国要想发展人工智能,要做到几点:

1

要建立完善的AI应用的生态系统。当然这个生态系统就是数据的生态,要建立一定的数据标准,公共数据必须向社会开放,这一点美国做得比较好。

2

政府要率先采用AI。企业在采用真正新的科技的时候,其实是很谨慎的,不太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所以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先采用AI技术,带动大众跟进,所以第一步应用应该是从政府开始,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,都应该是这样。

3

要推动人工智能和传统行业的融合。这其实也是有难度的,一方面是AI本身不够成熟,另一方面是成本的问题。但政府要去推动企业转变意识,因为未来是人工智能,你不转变,未来就抛弃你。另一个驱动力是什么?对AI应用的减税和补贴,“逼”传统企业去用AI。

4

当AI来了以后,一定会有一些工作被取代,政府不能推卸责任,要对劳动力大军进行再培训,让他们承担新的工作;同时,要构建完善的人才体系

首先政府要出资,建立更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的人才库,今天人工智能的人才不是太多,而是太少,以前实际上是中国的人才往国外输送,现在是到加州去把人工智能人才挖回到中国来。

第二政府要出资设立人工智能的项目,去资助大学创建创新性的研究,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。

第三政府应推进大学科研机构和试营企业间的合作,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。这是一个新的变化,美国人写了一本新书叫《从锈带到智带的转变》,说美国以前的工业区,因为机械大量不工作,生锈了,叫锈带。今天变智带,因为当地政府出钱,鼓励这些企业跟大学、研究机构对接。企业可以借力赋能,把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力量整合起来,进行创新性项目的研发,这样才能去推动企业的转型和进步。不但美国这么做,英国也在这么做。我希望中国产生真正的产学研的联动。

第四要加强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个层面的教育,特别是管理和技术人员学会如何与AI协作。今后AI运用的方式跟我们以前有很大的差别,它依然是人性化的,语音操控就可以了,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跟AI共生共存、共融,学会去掌握它、驾驭它。

5

建立伦理和法律的共识,今天我们很多AI的应用其实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之上的,比如对隐私的保护。另外,当人工智能来了以后,它会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?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,对AI企业进行监管、监督,要防止那些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冲击的AI的应用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圆桌对话

在此次复旦管理前沿论坛的圆桌对话环节,4位来自高校和企业的嘉宾也分别就这一话题,结合自身经历,从行业现状、未来展望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

1

邓小嘉

蔚来汽车电动力总裁电池系统高级总监、复旦大学-华盛顿大学EMBA校友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是大家非常关心的,为了更好地保证大家电池用电安全,我们实际上与合作伙伴也采用了大数据的应用。比如,大家都知道低温充电对电池寿命可能有比较大的影响,反复的快冲对电池寿命也有影响。具体的电池寿命会是什么样的情况?现在肯定就需要复杂的建模,也需要大数据的分析,如果中间能够捕捉到一些异常,实时反馈,我们就可以提前预知提醒用户。

我觉得电动汽车产业肯定有泡沫,就像AI、大数据都有泡沫。但是从销量上看,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电动车销量国,2017年是77万辆,今年肯定要超过90万辆。产业在发展,但泡沫永远存在。

2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马迪

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

我们公司现在主要是做产业孵化的,现在在园区像国际科技园、创意产业园、人工智能产业园,都是我们在做的产业培育的载体。苏州作为跟上海同城效应在高铁20分钟距离的城市,可能会成为金融的后台分析、处理、研发、管理的中心,上海更多的是前台的窗口。苏州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,会有大量的场景应用和数据的产生,今后对人工智能有需求,对本身的数据处理也有需求,大数据也好,机器人也好,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机会。

跨界的融合人才是最重要的。我们不会像当年很单纯地说,我只懂金融,我只懂会计,但我不懂技术;我只懂技术,但我不懂金融;更多需要的是混合型的跨界人才。现在人工智能还不是无所不能,为什么?它受制于理解和技术的延伸。所以最好是又能懂规则,技术又能满足,那就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去跟他说。我想今后在这个体系里,这方面的人才会很多。你只要在这个行业里面,保持跟时代技术同步,又懂行业的规则,又懂创新的,这类的人才永远是需要的。

3

王平

苏州罗伯特木牛流马物流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、复旦大学EMBA校友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我想谈一谈人工智能本身在实际当中的应用。我在过去近18年都在德国企业工作,做的就是场内的物流搬运设备。我自己创业了以后就开始做场内物流搬运的无人化,也两年多了。具体讲到产品,我们有两个策略:一是我们只做工业物流,同样是做移动机器人,但是我们从来不涉及在电商、商业流通领域的小型设备。二是我们专注在托盘的解决方案,也产生了相应的设备——去搬运托盘的无人驾驶的车辆。

其实我最深切的体会是去做无人驾驶的车辆。参照无人驾驶汽车,从技术上不会有太大的难度,真正的难度是在应用。这个设备要像人一样能够感知,以前发生过的或将要发生的,能够自主做判断,这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大的挑战。如果在这个方面没有持续的进展和一些核心突破,其实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应用还会停留在汽车初级化的水平上。

4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袁雨飞

加拿大McMaster大学DeGroote商学院信息系统终身教授、复旦大学校友

我回到中国看一看,感慨很多。我跑了很多企业,这里学校跟企业之间的互动、企业跟企业之间的交流也非常多,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可贵。国现在缺少的是什么?核心技术。中兴暴露出来芯片的问题,中国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方面,现在还是跟着国外的潮流在走,中国人提出来新的理念、在这方面的原创性,还是要进一步加强,如果这一方面能够做得好,收益也是非常大的。

我非常主张有核心技术的突破,但现在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?就是功利主义,政府希望马上看到效果,企业也要生存,所以,很多基础研究学校应当负有更大的责任。因为如果没有基础的东西,应用不管搞得怎么轰轰烈烈,总还是跟在人家后面走,所以这一点,是国家应当重视的事情。

“抢位”人工智能,我们还有多少事情要做?

复旦管理前沿论坛

复旦管理前沿论坛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创办,是复旦大学最高端的管理论坛之一。论坛以国际化视野关注中国商业生态和企业群落,结合各城市的发展脉动和经济热点,邀请复旦名师、业界领袖与当地企业界人士、复旦校友共话变革之道,探讨企业转型、战略、运营、管理创新,产融机遇等话题。论坛已相继走进北京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、宁波、合肥等沿海与沿江经济重镇,连接超过10,000人次的商业精英。

本文源自搜狐网  作者:复旦管院



(声明: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、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、网络转载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联系QQ:3436855069 联系邮箱:kefuxitong@foxmail.com )
(作者:佚名编辑:niannian)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